-
- 學校介紹
- 招生簡章
- 專業 &學費
- 在線報名
天柱民族中學坐落在金鳳山腳的鑒江河畔,位于天柱縣城中心的瑞蓮池邊,前身是“開化書院”(1597年,明朝萬歷二十五年)、“鳳城書院”(1760年,清朝乾隆二十五年)、“鳳山書院”(1877年,清朝光緒三年)、“天柱縣官立高等小學堂”(1906年,清朝光緒三十二年)。曾名“天柱縣立中學校”(1915年,民國四年2月開始招生,1916年12月10日省教育廳正式批復)、“貴州省天柱縣立初級中學”( 1932年,民國二十一年)“貴州省立天柱完全中學”(1945年,民國三十四年省政府“準予增設高中部”)。1953年3月18日經省教育廳批準更名為貴州省天柱民族中學,1956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屬重點中學。先后獲得“中國中學名校”(1989年)、“全國面向未來閱讀工程示范學校”、“貴州省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”(2000年)、“貴州省普及實驗教學示范中學”(2001年)、“黔東南州示范性普通高中”(2001年)等殊榮。2003年12月被評為“貴州省示范性普通高中”。2007年被評為“貴州省綠化模范單位”和“黔東南州教育系統先進單位”,2013年和2014年分別榮評為“貴州省安全文明校園”和“貴州省安全文化示范學校”。1992至2004年連續四輪在黔東南州普通高中辦學水平督導評估中榮獲一等獎,多次榮獲黔東南州教學質量顯著獎,是貴州教育界的一顆璀璨明珠。
學校占地72109.8 平方米,生均占地面積21.76平方米。校舍建筑面積27276.5平方米。綠化面積4130平方米,生均綠化面積1.72平方米。校園整體規劃為教學區、生活區、運動區、服務區、休閑區。布局合理,錯落有致,整潔優美。教學設施齊全,實驗、電教、語音、藝術等專用教室一應俱全。理化生實驗條件達到省級示范高中標準。建有圖書室和閱覽室,共有藏書近十萬冊。有地面衛星接收站、校園寬帶網絡和教學雙向監控系統。2004年9月接入了北京四中校網,成為“北京四中遠程教育合作學校”。
2002年3月,經縣委批準,成立了天柱民族中學黨委、紀委,與行政班子共同抓好教育教學管理工作,學校辦學規模逐步穩定,截至2013年,學校有52個教學班,在校生3000余人,教職工198人,高中級教師比例達82%。
在近百年的歷史積淀中,天柱民族中學形成了“敬業垂范、精深善導”的教風、“勤勉嚴謹、博學礪志”的學風、“文明誠信、惜時守紀、團結友愛、奮發進取”的校風和“面向全體,和諧發展,弘揚個性,文藝見長”的辦學特色。為國家培養了初、高中畢業生4萬余人,造就了一大批在州、省以及國家不同行業,不同領域享有盛名的優秀人才。如著名的中共早期優秀黨員、工人運動杰出領導人、上海龍華二十四烈士之一的龍大道,北伐名將王天培,抗日名將吳紹周,貴州省人大副主任龍賢昭、楊序順,北京大學教授、留美博士肖以金,翻譯家粟周熊,空間物理學家、武漢大學空間物理系主任龍咸靈,蘭州大學博士生導師楊鳳翔,以及一大批作家、音樂家、美術家: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張作為、騰樹嵩、劉榮敏、譚良洲、袁仁琮、潘年英、熊飛,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楊長槐、龍開朗、楊抱林,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楊紹櫚、楊秀昭、張中笑、龍明洪、劉榮福等?;謴透呖己?,特別是1980年10月被省教育廳再次明確為全省必須重點辦好的24所中學之一后,為全國一流名牌大學輸送了數百名合格新生,其中清華10人,北大4人,他們分別是姚小紅、龍現綠、梁自澤、吳育化、楊維沛、羅念龍、王軼、吳勇、劉兆富、楊武力和陳健、楊仁厚、吳毅、劉開標。1980年陳健同學獲全省高考文科狀元。有一百多人考上碩士、博士。如美國杜克大學博士后、碩士生導師楊建輝,留美博士羅念龍, 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梁自澤,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楊武金等。
金鳳特快班
為讓學生得到最優發展,我校2018年秋季將繼續組建一個“金鳳”特快班,招收全縣中考尖子生,以培養清華大學、北京大學、香港大學、香港中文大學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、中國人民大學、中國政法大學、浙江大學、上海交通大學、復旦大學、南京大學、南開大學等全國名校學子為目的,調配責任心強、教學能力突出、具有多年高三教學經驗的教師任科任教師,配備先進的教學設備,并給予各項政策上的照顧。“金鳳班”學生暑假提前20天報到,進行英語、數學、物理等學科的加強訓練,為高中學習夯實基礎。高一就開始按照高考大綱要求進行周練、月考,讓學生逐漸適應高考,到高三時能熟悉高考,在高考中能決勝高考!
優惠政策
1. 天柱縣考生中考成績居全縣前30名,入學時費用全免。全縣前5名,獎勵每生8000元;6-10名,獎勵每生6000元;11—20名,獎勵每生4000元; 21—30名,獎勵每生2000元;州內其他縣(市)中考成績進入天柱縣前10名的考生,按天柱縣考生獎勵辦法給予獎勵。
2. 考生進校一學期后,凡期末考試成績名列班級第一名和年級前20名的學生免交學費。
3. 考生三年學習期滿,凡考上北京大學、清華大學,學校獎勵4萬元,縣政府獎勵8萬元。
4. 根據天黨辦發【2018】57號《天柱縣基礎教育教學質量評價獎勵辦法》,在我校就讀或注冊學籍的優秀學生,可享受以下獎勵:
(1)縣人民政府對中考成績優秀的學生和優秀學生生源學校給予重獎。
(2)三年后,在高考取得優異成績的考生及初中(生源)學校給予重獎。
(3)在我校就讀并榮獲“天柱縣優秀初中畢業生”榮譽稱號的學生,縣人民政府一次性給予三年高中學習期間的生活補助。
5. 進入我校就讀的優秀學生,三年后可享受貧困地區專項和農村學生單獨招生(貧困地區專項招生指縣級及縣級以下中學,農村戶籍的學生)或由學校直接推薦到執行自主、單獨招生的重點高校。
品學兼優的貧困生資助、獎勵項目
經過近年的銳意改革,通過全體師生員工的奮發努力,天柱民中得到了長遠的發展,教育教學工作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,先后于2001年和2003年實現了“創辦州級示范高中”和“創辦省級示范高中”的發展目標。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和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,學校高考成績也逐年攀升,連創新高:2003年本科錄取517人;2004年本科錄取540人;2005年本科錄取648人,2006年重點上線110人,本科錄取516人;2007年重點上線120人,本科錄取505人,楊武力同學摘取黔東南州理科狀元桂冠,考入清華大學;2008年重點上線150人,本科錄取558人;2009年重點上線152人,本科錄取554人,劉開標同學摘取黔東南州文科狀元桂冠,考入北京大學;2010年重點上線171人,二本以上錄取723人;2011年重點上線174人,二本以上上線692人;2012年高考成績尤其顯著,實現了三大突破,創造了新的歷史:一是600分以上8人(都是應屆生),實現了歷史性突破。按州教育局劃定的指標,我校應有600分以上考生3人,實超5人,超指標人數名列全州第一。二是一本上線202人,首次突破兩百大關。按州教育劃定的一本指標,我校實超53人,超指標人數名列全州第一。三是二本以上上線675人;2013年重點上線201人,二本以上錄取721人;2014年600分以上考生39人,重點上線203人,二本以上上線649人。2015年一本上線204人,其中文科69人,理科135人,二本以上上線643人,其中文科286人,理科357人;鄒聲鈺同學以684分摘取全州理科狀元,排名全省第10名;總分600分以上20人,排名連續列全州縣級學校第一名。顯著的教育教學成績得到各級政府、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,原省長石秀詩、林樹森,原副省長龍超云、劉曉凱,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光林、楊序順,省教育廳廳長霍健康,州委書記李飛躍等省、州各級領導先后到校視察并給予了高度評價。
高考成績
2015年高考,一本上線204人,其中文科69人,理科135人;二本以上上線643人,其中文科286人,理科357人;鄒聲鈺同學以684分摘取黔東南州理科狀元,排名全省第7名;總分600分以上共有20人。
2014年高考,600分以上考生39人,重點上線203人,二本以上上線649人。
2013年高考,重點上線201人,二本線以上721人。
2012年高考,600分以上8人(應屆生),超過州教育局指標5人;一本上線202人,超州教育局指標53人;二本上線共675人。